我国各省市陆续发布“十四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规划。今天,我们将分享各地到2025年,明确提出超低能建筑面积要求的文件及数据,欢迎查阅(截止2022年7月11日)。
超低近零 0.5亿平米以上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累计推广500万平米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累计近零1340万平米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
累计300万平米
《关于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累计新开工4万平米
石家庄市藁城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
新开工不低于4万平米
(石家庄市鹿泉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
累计280万平米
保定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
累计80万平米
高碑店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
新开工77万平米
邢台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35)》
不低于132万平米
《唐山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
累计80万平米
《沧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
不低于80万平米
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累计4万平米
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2020-2025年)》
累计不低于150万平米
关于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累计不少于500万平米
《上海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
超低近零300万平米
《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
建成10万平米
《海南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
新建达500万平米
《江苏省“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
建设100万平米
《湖南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新建500万平米
《山东省“十四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新建100万平米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
累计380万平米
青岛市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
实现50万平米
崂山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020-2025)》
累计20万平米
《菏泽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
累计25万平米
(泰安市“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累计100万平米
《潍坊市(中心市区)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2021-2035年)》
新建、改造1000万平米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22-2025年)》
发展100万平米
《陕西省“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
新建25万米
《合肥市“十四五”绿色建筑 发展规划》
新建204万平米
《蚌埠市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不低于40万平米
《西安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50万平米
沈阳市“十四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累计新增20万平米
《襄阳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累计50万平米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580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5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5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5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5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措施》
分别达到20万平米
《关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
2022年7月11日
热控制是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中的连续绝缘或热阻来实现的。通常,这是相对于代码构造增加的热阻,以及注意连接点的细节以避免热桥。
辐射控制是通过优化玻璃选择来实现的,考虑到玻璃尺寸、太阳能热增益和适当的遮阳策略。
空气控制是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创建气密边界,然后采用平衡的新鲜空气通风和过滤来实现的。热量或能量回收通常也被用作节能或减少负载的策略。
被动式建筑标准是作为被动式建筑原则“走多远”的指南而制定的。
年度和高峰热负荷和冷负荷的空间调节目标。 就源能源而言,总体能源使用量。 气密性。
被动建筑为设计净零能耗建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步是保护——首先通过被动措施,然后通过主动措施。一旦达到保护目标,现场或场外可再生能源将用于抵消剩余的能源使用。随着负载的减少,需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更少,当建筑物不是由可再生能源生产供电时,需要的电网支持也更少。前期的保护工作对于广泛促进净零建筑进入现有电网至关重要。
被动式建筑的好处包括:
减少能源使用,特别是用于加热和冷却需求。这是可以量化的,所有气候条件下的所有建筑类型都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节约。这些较低的年负荷会带来金钱收益——业主或租户的公用事业成本较低。 同样,由于可以使用更小的设备尺寸,较低的峰值负载会降低供暖和制冷系统的前期成本。低负荷建筑还固有地提高了对停电或“被动生存能力”的适应能力——建筑在停电或燃料不足时保持宜居内部条件的能力。 极其密封的外壳与平衡的通风相结合,提供了极其耐用的外壳和出色的室内空气质量。进入建筑物的空气源是受控和连续的,而不是通过泄漏、裂缝等无意提供的。气密边界大限度地减少了无意进入的空气量,新鲜空气通风提供过滤空气,同时抽出陈旧的空气从排气点,如厨房和浴室。 封套创造了舒适的空间,因为封套的内表面(墙壁、窗户、地板等)的温度保持在内部设定点温度附近,而不是更冷或更暖,这会导致通风和不适。 被动式建筑外壳还产生声音衰减,提供一些和平与安静。这在噪音污染严重的城市地区或沿交通系统或高速公路的开发中尤其有益。
建筑认证趋势
在过去三年中,经过认证或预认证† PHIUS+ 项目的面积每年翻一番。仅在 2019 年,就有 200 万平方英尺获得认证或预认证,使总面积达到约 450 万平方英尺,约 4,200 个单位,为约 10,000 人创造了舒适、健康的家园。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因为已提交超过 700 万平方英尺的 PHIUS+ 认证——仅 2019 年这一数字的一半左右(图 2)。
在混合气候下设计被动式建筑有其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多机会。加热或冷却季节较长或严酷的气候从被动式建筑中受益大,并且相对于“规范基线”建筑可以实现高百分比的节省。在这些气候条件下,平衡是关键——很容易设计出在冰点温度下表现良好的建筑,或者在炎热、炎热的夏日表现良好的建筑。芝加哥人知道他们需要一件厚重的冬衣,但他们也需要短裤和背心。一座建筑不能脱掉它厚重的绝缘外衣;因此,太阳能增益和隔热水平需要平衡供暖和制冷,而不是过于偏爱其中之一,并且季节性遮阳技术是有益的。
2019 年 1 月,ASHRAE 发布消息称,被动式建筑设计标准(ASHRAE 标准 227P)的工作正在开始。该标准的目的是为具有极低能耗且耐用、有弹性、舒适和健康的建筑物的设计提供要求。像这样的开放标准,司法管辖区可以采用或强制执行,对于更广泛地采用至关重要。